当前位置:首页 - 谈股论金

手把手教你读财报之“商誉”

来源:AI财报        时间:2024/05/25


什么是商誉呢?用6个字就可以解释清楚,商誉就是“买贵了的金额”


商誉的英文是goodwill,从字面理解是美好希望的意思,但是到了我们大A就可能成为伤害无数小散的噩梦。比如一家上市公司通过高溢价现金收购一家企业,这家企业本身价值5000万,但是上市公司却愿意花5.5亿,那么多出来的这5个亿就会从合并报表里的货币资金转到商誉。说白了就是买东西买贵了,就把买贵的那部分计到商誉当中。这想想是不是很不合常理?明明是买贵了,但是还要把这部分已经花出去的“费用”打扮成“资产”的模样,还给起这么好听的名字,是不是太能装了?所以,它就是一个虚幻的存在,只存在于人们想象当中,随时面临减值的风险,成为“伤誉”,不断侵蚀利润表,甚至突然一分钱不值就业绩暴雷了。


想知道为什么这个上市公司愿意以5.5亿的价格买入仅值5000万的东西吗?因为这个上市公司的的爹叫“散户”,他的钱都是他爹的,不但不心疼,甚至吃了客户的巨额回扣。反正,到时候用“商誉”骗骗他爹,实在骗不下去了,就将“商誉”爆雷,管他爹死活呢,真是良心大大的坏。

报表中的商誉从严格意义上讲根本就不能属于资产,它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什么是资产?能够在未来产生现金流入的才是资产,而商誉不会导致未来现金流流入。商誉,究其根本,是并购中的一项亏损,是公司收购价超过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然而,商誉在咱么大A的资产负债表中一直作为一项资产存在,这是不是掩人耳目?如果被收购方情况不佳,就会天雷滚滚,那就是商誉减值。

另外,商誉减值测试主观性较大,天然成为操纵利润的工具,商誉减值的测试不但难以验证,而且易受管理层的操纵,比如今年既然已经亏损,就多提减值,以便给来年留足空间“轻装上阵”,避免因连续亏损被*ST甚至退市。


不少上市公司的商誉减值,就是赤裸裸的行骗!上市公司一般通过被并购方的高业绩承诺来获得高商誉并购的通行证,由于配套的业绩承诺是采用赚取利润的数额,而不是赚取现金的数额,这样,在承诺期内,被并购方将会运用各种手段虚增利润以兑现所谓的业绩承诺。



等到承诺期结束,各方利益都已落袋为安了,此时一转眼3年承诺期也过去了,被并购方终于露出原形,开始不断地亏损。最后,并购方以计提商誉减值的手段,一洗了之。因此,如果发生商誉巨额减值的“洗澡”行为,其并购所支付的款项里,大部分可能被掏出上市公司体外了。至少到了谁的口袋,我想,你懂的!


所以,我们在分析财报时一定要注意资产结构中的商誉,如果一个公司常年都有很多商誉或者商誉逐年增加,那么就要小心了,能避开尽量避开,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有那么多好公司,没必要在一个明显存在雷点的公司身上花太多精力。


我们Ai财报的资产结构中明确把商誉列了出来,并且还计算了商誉占总资产的比率,以方便大家排雷。

image.png



微信公众号

「电话:18700933238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西部大道5509号融创珑府云玺5号楼315室 」

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1900   版权归属:© 2024  西安财数通科技有限公司   陕ICP备2024024242号-1

0.097999s